全国[切换城市]

字节跳动,到底是怎么管理11万员工绩效的?

猪好多招聘·2022-04-02

干货文章

字节跳动(今日头条、抖音、飞书的母公司)无疑是近两年发展最快的黑马。如今这家超过11万员工的公司,是如何做好继续管理的呢?

 

01、字节不用KPI,用OKR

 

雷一冰说,管理员工,我们不用KPI,用OKR。字节跳动可能是中国比较出名的OKR使用者之一,那什么是OKR?OKR,就是Objectives & Key Results。一种Intel率先使用,Google发扬光大的,目标管理系统。

 

随着各个大厂纷纷加入OKR的阵营,致使OKR目标管理法迅速在绩效界蹿红。但是我们发现:10 个公司推 OKR,9 个都做回了 KPI 。真的是推行容易落地难哇。

 

下面我们看一下字节跳动是如何让OKR实现成功落地的:

 

1.扁平化管理,OKR 全员公开可见

 

字节跳动有个非常有特色的管理理念,叫做「基于上下文,而不是基于控制」( Context, not Control)。即事情该怎么做,是希望员工能在完整的信息基础上做判断,鼓励员工主动思考,而非强调流程、上下级与命令。

 

图片

 

公开透明是 OKR 的重要原则之一。在字节跳动,大家的 OKR 是公开的,即使是入职第一天的员工,也可以直接看到张一鸣的 OKR。因此,在字节跳动,OKR 不仅仅是个自上而下拆解的结果,除了与上司有关,还与本部门同事、跨部门同事有关,是高效沟通与协同的基础。

 

2.重视工具,用工具有效推进 OKR 落地

 

OKR 本身是为了应对变化而生,对于变化的及时记录和传递非常重要。如果以信息孤岛的方式进行 OKR 的实施,不能及时让参与者周知变化做出响应,这个 OKR 就白定了。

 

作为一家追求极致效率的公司,字节跳动是如何推动信息高效传递的呢?

 

工具,尤其是先进工具。谢欣曾表示:“每件工具只要改进 5%,就能对公司效率产生巨大影响,并且一旦用上好的工具,你就回不去了。”

 

据说字节跳动从成立伊始,就在不停寻找好用的协作工具,几经「折腾」之后,仍没有找到满足协作效率要求的工具,于是自己「上阵」研发了飞书。

 

目前,整个字节 11 万多名员工都是通过飞书套件来进行协作、通过飞书 OKR 来完成目标管理。

 

飞书 OKR 也明显体现出了对于信息流转的关注,例如你可以针对 OKR 内容进行划词评论,@对应同事,并与飞书套件中的 IM 进行整合打通,什么时候该制定、什么时候该回顾,都能在飞书中得到及时提醒。

 

3.及时跟进,将 OKR 与日常工作深度结合

 

很多企业都尝试过使用 OKR,但是发现没有用。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家写 OKR 只是走个形式,期初随便写写,中间完全不跟进,期末总结的时候,发现一些事儿做丢了,一些事儿跑偏了,能跟进的也就一两件,还都不如人意。

 

OKR 在执行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和日常工作结合起来,要定期追踪。在字节跳动,OKR 与例会是紧密结合的。

 

一场 OKR 例会的要点:

 

会议讨论内容:部门周会以部门 leader 的 OKR 作为讨论主体,来判断整个部门的工作进度

 

目标完成情况:包括目标的达成情况、遇到的问题/风险、需要的支持等

 

关键结果进度:包括关键结果达成的情况/问题/风险

 

下一步行动:及时列出 to-do 并设定具体负责人及截止日期。

 

由此,我们看出OKR的成功落地,与很多因素相关。企业需要根据行业特点、发展阶段、员工特质等不断地实践,改进以符合自身的发展。

 

02、华为为什么由KPI转为OKR?

 

华为最开始使用OKR的时候,发现外部对OKR的描述五花八门,不知道到底该朝哪个维度走,甚至把谷歌的经验搬到华为内部,但也遇到了很现实的困难。

 

包括大家都会问OKR背后到底是什么?KPI和OKR有什么不同?如果说OKR真的能促进谷歌的创新,那么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?没有人去剖析。

 

图片

 

实际上在没有找到根本问题的情况下,很难说OKR哪些东西应该坚持,哪些不应该坚持,这是当时特别困惑的地方。所以当时华为做了大量研究,分析绩效管理的本质到底是什么?

 

要回答这个问题,应该从整个绩效管理理论发展的历程去看,这样就能看清为什么当前的环境下KPI不再适用于华为。 

 

绩效管理的本质,其实最终都是要帮助企业获得成果,这就要看具体企业的环境是什么?要拿什么结果?要拿确定性的结果,那就用KPI。要拿不确定的结果,比如:华为要创新,员工要承担一些短期内很难说能对企业产生什么价值,没法用短期考核去束缚,但长远看一定是有价值的创新,这时OKR就派上了用场。

 

OKR强调如何尽可能激励员工的自主性,在过程中进行管理,而不是根据既定目标和完成率进行考核。

 

03、为什么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选择OKR,放弃KPI?

 

在企业里,OKR比KPI更前进了一步,它更强调事情的价值和意义,让员工能够看到前景,愿意去自我驱动。这就比单纯的什么意义都不知道,只是完成一个KPI要好得多。

 

为什么如今中国有那么多企业更愿意拥抱OKR?它们与华为当初面对的情况是一样的——已经进化到了要去创新的阶段了。当不再是跟随者而是创新者的时候,会发现用KPI的方式并获取不到企业需要的创新成果,甚至会带来很多问题,包括把企业文化带偏。

 

因为最终的数字本身并不是目标,而是要看数字背后到底要实现什么价值和意义,在这之下再去量化,而不是只把需要量化的东西实现,忽略它背后的价值和意义。

 

谷歌的OKR和英特尔的OKR是有差异的,华为的OKR和谷歌的OKR又不太一样。那么这些不一样的背后,OKR底层、核心的东西是什么呢?